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王冠廷報導】台灣氣候不穩定,經常夏季濕熱、冬季乾冷,很容易使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惡化。尤其皮膚搔癢是異位性皮膚炎中最為擾人的症狀之一,讓大多患者非常困擾。食藥署提醒,過度抓癢將導致皮膚損傷並惡化發炎反應,使用抗組織胺與類固醇藥品能迅速舒緩不適,但後續應注意是否有藥品過度使用的情形。
「異位性皮膚炎」搔癢抓破皮 易引起惡性循環
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過敏性的慢性皮膚疾病,會伴隨表皮增厚,形成搔癢性濕疹的皮膚損害。當搔癢感產生時,很容易抓破皮膚組織、影響皮膚的屏障功能,使得外來的刺激物與過敏原進入體內,引發發炎反應;當發炎反應所釋放的組織胺又進一步引起搔癢感,患者再度抓癢,造成惡性循環。
治療三階段 嚴重惡化可使用類固醇、免疫調節劑
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,主要分為三個階段:
一、初期階段:
應多給予保濕劑,並間歇性搭配抗組織胺藥品與塗抹類固醇藥品。保濕劑可分成乳液、凝膠、乳膏及軟膏類,在較為濕熱的夏季可塗抹乳液,而乾冷的冬天可改用乳霜或油膏等產品。常見的抗組織胺藥品分別有塗抹用的Diphenylpyraline HCL,及口服的Cetirizine;塗抹用的類固醇藥品Betamethasone Dipropionate 或 Fluocinolone Acetonide。
二、惡化階段:
搭配口服或是注射類固醇藥品,如短期使用的藥品Prednisolone;以及塗抹外用局部免疫調節劑藥品,例如:適用於成人的0.1% Tacrolimus軟膏(Ointment)和適用於兒童的0.03% Tacrolimus軟膏,1% Pimecrolimus乳膏(Cream),及較新的外用PDE-4抑制劑藥品:2% Crisaborole軟膏。
三、嚴重階段:
使用口服或注射免疫調節劑藥品,進而降低過敏反應,常使用的藥品如Cyclosporine、Methotrexate、Azathioprine及Mycophenolate等;亦有注射用的生物製劑Dupilumab;另有口服的標靶小分子藥品,如Abrocitinib、Baricitinib及Upadacitinib。
應就醫治療、遵從醫囑 切勿自行停藥
食藥署強調,若有任何異位性皮膚炎相關問題,應立即向醫師或鄰近藥局的藥師諮詢,找到最合適的治療及處置方法。更重要的是,應遵從醫囑,用藥前應詳讀使用說明書,注意貯存方式及效期,並在正確治療期程及用量下完成用藥,別因擔心副作用或自認症狀已稍好轉就自行停藥。
【延伸閱讀】
二線藥物助縮小腫瘤、開刀續命 胰臟癌晚期有救!
達文西手術也能用在耳鼻喉科? 醫師曝有「這些」運用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 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readnews.php?id=56255
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! 更多健康資訊:健康醫療網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
留言列表